论整体性发展——新时代中国道路的发展学选择
作者简介
邱耕田,中央党校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宣部“四个一批”理论人才入选者,中组部“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6年受国务院邀请前往北戴河参加暑期度假活动。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人民出版社等单位出版了《发展哲学导论》、《低代价发展论》、《哲学视阈中的科学发展》等多部论著,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哲学动态》、《自然辩证法研究》、《北京大学学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了140多篇论文,所发文章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了10篇、“论点摘编”了11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复印转载了34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摘编了10余篇,主持过三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
内容提要
摘要:具有整体性的社会系统应当采取一种整体性的发展。整体性发展是社会系统的关联性发展。从实践进程来看,整体性发展是对要素性发展的扬弃和超越,要素性发展具有片面性,它把社会系统中的某一要素以及某一阶段的发展绝对化、至上化,从而导致了发展的失调和分裂。由于我国所面临的发展问题基本上是在传统的要素性发展中所造成的,因而在某种意义上说,推进整体性发展就成了解决我国一切发展问题的关键。十八大以来,中国真正步入了整体性发展的新时代,而要实现我国的整体性发展,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统筹兼顾,发展协商民主。
关键词:系统;整体性发展;整体发展观;要素性发展;
前言
当今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整体性特征,促使我们必须确立起关于社会发展的整体性思维理念及其观照视角,即要求我们应从相互关联的总体性层面审视发展现实、解决发展问题、重塑发展未来。依据发展存在的实然变化和发展意识的应然要求,本文试图建构一种整体性原理的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当代中国发展问题产生的整体性缺失原因特别是中国整体性发展的基本图景和应有方略,从而为中国的科学发展提供一种具有科学意义的理论支撑。
一、整体性及其整体性发展
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整体。“世界表现为一个统一的体系,即一个有联系的整体,这是显而易见的。” 世界万物的普遍联系又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着。所谓系统是指由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在系统的诸多属性中,整体性是其最根本的特性。在一般的意义上,我们把事物的整体性理解为构成系统的诸要素内部或要素间的关联性这固然没有错,但这还是对整体性含义的浅层次的理解。整体性的实质含义是指系统结构的有序性,即构成系统的诸要素之间或内部在具有了协调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稳健有序的结构,从而使系统拥有了不同于个体的部分或要素的整体性功能。
(一)人类社会的系统存在及其整体性特质
作为物质世界之一部分的人类社会,也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也是一种系统性的存在。所谓社会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的社会要素和不同的发展阶段组成的并与自然环境发生密切互动关系的有机整体。社会既然是一个系统,那么这个系统同样具有整体性这一最根本的特性。而社会系统的整体性,实际上是指社会系统的有序关联性,具体而言,是指构成社会系统的静态的要素之间和动态的发展阶段之间内在的、稳固的联系。在社会系统中,横向的构成要素或部分按照特定的方式组合起来,彼此形成了一种稳固的关系,表现出一定的秩序;或纵向的发展阶段之间保持一种前后相继的传承关系,使得社会系统维持着持续发展的基本态势。这两种“关联性”的统一就使社会系统成为了具有内在统一性的整体。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中,关于人类社会的整体性存在有着明确的阐述。例如,在马克思看来,不仅“每一个社会中的生产关系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而且社会本身还“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 。在列宁看来:“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之为辩证方法(它与形而上学方法相反)的,不是别的,正是社会学中的科学方法,这个方法把社会看做处在不断发展中的活的机体(而不是机械地结合起来因而可以把各种社会要素随便配搭起来的一种什么东西)。” 列宁还明确指出:“世界历史是个整体,而各个民族是它的‘器官’。” 表达了世界历史及其发展的整体性思想。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是一个活的有机体的思想,加深了我们对社会系统及其整体性存在和运行的认识。
社会整体性的内生逻辑是这样的: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的核心构成要素是人,人和社会具有直接同一性。而人和社会的同一性意味着人是一种“类”存在物。对此,马克思说得很明确:“人是类存在物。” 作为“类”存在物的人,其本质就只能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了。“……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 作为具有“社会关系”或“社会联系”本质的“类”存在物的人,必须以群体性或采取社会交往的方式进行生存活动如生产活动包括物质生产活动和人口生产活动等,而正是在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协作中才形成了社会的内在关联性即整体性。也就是说,整体性作为一种内在关联性,只能在社会实践基础之上所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中形成并维持。
邱耕田教授优秀著作推荐
(二)人类社会的整体性发展及其具体表现
既然社会是一个有机系统,而且这种系统具有整体性,这样,具有整体性的社会系统的发展演进同时也拥有了整体性的特质,即人类社会的发展――至少是当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其在应然的意义上应当是一种整体性发展。所谓社会的整体性发展,简而言之,是指社会系统的关联性发展,具体而言,是指构成社会系统的静态的要素间(如人的要素、物的要素等)和动态的阶段间的关联性发展,或者说是指构成社会系统的诸要素在发展中的协同联动以及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间的相互照应、有序衔接。
整体性发展是发展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是从发展要素和发展过程之间关联性的角度对社会发展存在的一种把握和认识。现实的整体性发展导致了整体发展观或整体性发展思想的形成,而整体发展观是全面揭示当今社会存在状态及其发展样态包括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特别是揭示我国社会及其发展本质、规律、趋势的观点和方法的总和。在整体发展观看来,社会系统及其发展变化具有这样一些特点:第一,人本性特点。整体发展观依然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或者说,整体性发展的核心依然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但整体发展观所立足的是“整体人”。“整体人”和“片面人”或“两面人”是对立的,如“经济人”、“工具人”、“机器人”或“橡皮人”就与“整体人”格格不入。整体人要求我们以整体性的思维理念来认识人、把握人、对待人,即要全面整体地看待人的生存和发展,把人看成是处在特定的社会关系场域中的有血有肉、现实具体并具有各种需要的人,而不仅仅是将其当成“生物人”或“利益人”看待。把人看成“整体人”,就要求我们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而非片面发展。坚持“整体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应当是整体性发展的根本追求。第二,关联性特点。整体发展观认为,社会系统及其发展变化的诸要素和阶段都处于相互关联之中,正是这种关联性使社会系统及其发展形成了“关系质”,从而表现出系统性或整体性的特点。第三,整体性特点。整体性特点是对社会发展之样态的进一步的把握和认识,或是对社会发展的关联性特点的“深化型”认识。如果仅仅从关联性的角度来把握社会发展,那还是肤浅的,还不足以说明社会发展的实质性的状貌以及应有的趋势。整体发展观认为,社会发展的整体性表现为,社会系统的发展变化是其诸多要素和不同发展阶段之间的协同联动。社会系统的某一要素或领域的发展变化以及社会发展的某一历史阶段,其效果和水平如何,一定要放在整个系统的发展变化中才能真正予以检验和说明,也就是说,即使某一要素有了发展或某一发展阶段在一时一地看上去效果不错,但从整个系统的角度来衡量,可能不一定会带来或导致全局的发展进步,之所以如此,这实际上是由社会发展的整体性所规定或要求的,这种规定其实就是社会发展的“系统质”或系统功能。第四,平稳性或有序性特点。有序性是表征某一系统及其整体性的关键指标。如果某一系统不具有有序性,那么,这一系统就会被“分裂化”、“碎片化”从而体现不出整体性。就社会系统而言,社会系统的运行不可能紊乱无序,它必须追求序化运行,这样方能体现其系统性或整体性的特质。当然,社会越发展、越进步,其文明程度就越高,其有序性就越强。我们衡量认识一个社会系统发展、建设得如何,关键是要把握其是否具有有序性或有序度高低的情况。社会系统对序化的追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低级向高级的不断跃进,二是由单一或片面向综合整体的递进。社会系统的“序”,一方面要在与自然环境的不断“耗散”即与自然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动态交流中才能保持和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在其内部诸要素或领域以及不同阶段的协同联动、相互照应中才能实现,如果是单一、片面的推进,或在发展中只看到了今天而忽视或损害了明天,必然会造成社会系统的分裂和冲突,是根本谈不上有序性的。从社会系统的整体发展方向看,社会系统是一个从无序向有序、从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从片面有序向整体有序不断演进的过程。
社会的整体性发展是沿着纵横两个“坐标”展开或推进的。这样,从内容上看,整体性发展包括着这样几方面的子内容或“子发展”。从横向的维度看:基于不同地区和国家的角度,表现为共同发展;基于关系的角度,表现为和谐发展;基于构成社会系统的要素或领域的角度,表现为协调发展,即构成社会系统的诸要素如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的全面和相对均衡的发展进步。从纵向的维度看,表现为代际间或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说是指不同的发展阶段之间紧密传承、关系优化、相互照应的一种发展,从而确保发展能不断地持续下去。
而无论是横向的共同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还是纵向的可持续发展,都是以人为本的。这样,整体性发展就其核心的构成要素或最根本的价值取向来看,则表现为以人为中心的全面发展。这种基于人的全面发展,在形式方面表现为:其一,从横向关系的角度看,人的全面发展不是少数人的发展,而是我们这个星球上全体居民都应当得到公平的发展。其二,从纵向关系的角度看,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指当代人的发展,而且包括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对弱势人群和未来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特别关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畸形发展或异化发展的重大区别之一。在内容上,人的全面发展主要体现为人的各种需要的良好满足和各种潜能的良好发挥、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不断生成特别是改善、人的生理体能的完善和进化以及人在主观上对自身生存状况的满意度和幸福度的不断提高或增强等。
(三)整体性发展与整体性利益
“没有共同的利益,也就不会有统一的目的,更谈不上统一的行动。” 整体性发展的出现,既有外在的原因,如不同地区、领域、群体之间交往的加深、关联性的增强等,更有内在的原因,这就是不同地域或群体间利益交汇点的增多、共同利益或整体利益的出现。换言之,作为具有内在关联性的整体性发展,其实质是一种利益上的关联,或是基于共同利益或整体利益驱动或催生下的关联性。“每一个人的利益、福利和幸福同其他人的福利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一事实却是显而易见的不言而喻的真理。” 正是共同利益才把不同的群体组合成了一种具有整体性的群体;正是共同利益才将不同群体或地区或要素的发展整合成了整体性发展。可见,整体性利益在根本上促成了整体性发展,整体性利益越多、越充分,其对整体性发展的支配和促进作用就越大。
整体利益有横向和纵向之分。横向的整体利益,是指诸多主体间的共同利益;纵向的整体利益,是指同一主体跨越不同发展阶段的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对社会发展既具有动力作用,又具有平衡调控作用。整体利益的调控作用是指整体利益能导致同向的整合力,从而会激发出系统的最佳和最强的整体性功能。也就是说,系统的整体功能依赖于系统的整体利益的平衡调控作用,只有用整体利益才能真正调动起绝大多数人的发展热情和积极性,从而确保系统获得又好又快的发展。
当然,对整体利益损害最大的,是整体利益的分化或“私化”现象。社会发展的主体是一种多层级、多“组织”的存在,这样,不同的发展主体在利益的追求上不仅往往不相统一和协调,而且常常存在着对立和冲突等的情况。自二战以来,在国际上出现了两种著名的“冲突论”――社会制度冲突(包括意识形态冲突或所谓的“主义”之争)论和文明冲突论,其实,在这两种“冲突”的背后,本质上是利益的分裂和冲突。利益相同,即使不同制度和文化的国家、民族都能结盟或走到一起;而利益不同,即使同一制度或文化的国家或地区也会发生争斗或磨擦。可见,利益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当前,造成利益冲突或整体利益被分化或私化的根本原因,就是不同的发展主体基本上都持有一种自我中心主义的发展倾向或做法。自我中心主义的发展表现,是指发展主体在追求或实现自我利益的发展活动中,存在着一种最大化或极端化的倾向。自我利益的最大化、极端化一般会产生这样两种后果:一是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进而产生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二是导致发展主体间关系的失调进而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从而破坏社会的有序发展。
如何克服整体利益被“化公为私”的现象以维护系统的整体功能呢?一是要强化共同利益,找到不同发展主体的利益交汇点;二是要抑制一些发展主体的自我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总之,只有确保整体利益,才能确保整体性发展。
邱耕田教授
二、整体性发展是对“要素性发展”的超越
从实践进程来看,整体性发展是对要素性发展的扬弃和超越,这样,我们要深刻把握整体性发展的含义和意义,还应采用对比性的研究方法以对要素性发展的涵义、表现、危害等问题进行分析,这不仅仅是由于要素性发展是整体性发展的对立面,更为关键的是要素性发展还是迄今相当盛行的一种具有片面性的发展模式。
众所周知,系统是由要素或部分构成的,没有诸多构成要素或部分的有机联系,就不会形成系统。针对系统与要素的关系,在整体性问题上,人们容易犯两种错误:其一,把系统或整体绝对化、至上化,从而忽视了个体或部分的作用与意义,进而导致了空洞的共同体主义;其二,把构成整体的部分或要素绝对化、至上化,从而忽视了整体或系统的作用与意义,进而导致了当今要素性发展盛行和猖獗的现象,出现了以要素性发展替代整体性发展或凌驾于整体性发展之上的基本态势。
长时期以来,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要素性发展都是一种主导性的发展形态。这种要素性发展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表现:第一,把构成系统的某一要素或部分的发展绝对化甚至唯一化,从而导致了社会发展的片面化、失调化的态势;第二,把构成动态的社会系统的某一发展阶段--主要是指现阶段--绝对化甚至唯一化,从而导致了只重当前而忽视了过去特别是未来的不可持续化的发展现象。“地球曾经是生命的乐园,如今却被人类糟蹋得满目疮痍,破败不堪!”
在整体性发展和要素性发展之间,其实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只有处理好这种关系,才能有效推进整体性发展。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在整体性发展和要素性发展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来看,分散独立的社会要素和处于整体关联状态中的社会要素,它们之间的地位、作用、运行状貌等都是明显不同的;进一步而言,要素性发展和具有关联性的整体性发展,它们之间的做法、运行状态及效果等都大不一样,甚至大相径庭。要素性发展具有鲜明的单一性或片面性和断代性,它把注意力只集中于特定时空的具体的“点”和“时”上,因而呈现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现在,不见未来”的形而上学特性,并造成了社会要素或社会时空的分割、断裂和失衡、冲突,导致了风险社会的出现和高代价发展的发生。而整体性发展具有非线性的协同联动性、多维共进性等的优势。在整体性发展中,包括着要素性发展,它主张要在确保或促进要素性发展的基础上追求整体性发展,即整体性发展不排斥要素性发展。更重要的是,整体性发展,一方面能克服要素性发展所产生而自身又无法克服的发展问题,另一方面又能实现要素性发展所不具备的整体性效能,因而具有低代价性的整体性发展显然要优于具有高代价性的要素性发展。这样,实现由要素性发展向整体性发展的转型跃迁,就成了当下发展实践的必然选择。
要素性发展和整体性发展之间不独具有差异性,它们之间还具有统一性或不可分性。一方面,要素性发展是整体性发展的基础和支撑。社会系统的诸多要素(也包括人的要素)及其发展是什么样的,整体性发展一般会是什么样的。离开了要素性发展,整体性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意味着,整体性发展当然要重视并关照要素性发展,不能为了整体的发展而无条件地、长期地、大面积地损害要素的发展进步。另一方面,整体性发展又制约着要素性发展。如果说静态的整体是要素或部分得以存在的不可缺少的系统性条件的话,那么动态的整体性发展同样是要素或部分持续性存在的不可缺少的系统条件。当我们说要素是系统或整体中的一分子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要素处于社会系统中的特定位置,并充当着社会系统的特定“角色”,发挥着特定的功能。既然社会要素处于社会系统的特定位置,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那么,它就要接受社会系统的“洗礼”,并服从于和服务于整体性发展,使自己拥有社会系统或社会整体性所赋予的社会规定牲。如果要素性发展在方向上出现了与整体性发展不一致的地方,那么整体及其发展往往会以其强大的管控力来矫正这种离异的现象,使其回到与整体及其发展相一致的轨道上来。这实际上是要素或部分在社会发展中被“系统化”或“整体化”的现象。
中央党校一角
我们以人的发展为例来具体说明要素性发展与整体性发展之间的统一关系。人的生存和发展,其实是一个不断被“系统化”或“整体化”的过程。社会的整体性发展既要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环境、条件和平台,也要为人的发展设定界限(如底线)、方向和原则要求等。首先,社会整体利益支配着组成它的诸成员的特殊利益,社会成员只有证明了他们在社会整体的目标和功能的实现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才能获得相应的权利。因而,对社会成员来说,在与社会的交往中,他所面临的生存任务,就是要不断让自己的目的、利益经过社会整体的修正、认同之后成为从属于社会整体目的、利益的特殊的具体的构成要素;其次,社会成员必须接受社会整体的规范和制度,使自己的行为模式符合社会整体的要求,如果社会成员都自行其是,不遵章守纪,那么,社会秩序就必定大乱;最后,社会成员必须接受社会整体的文化价值观念,形成社会整体所认同的精神世界。总之,“社会整体既为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条件,也为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规定了界限和方式,个人只能在社会整体许可的范围内争取他的利益、权利和自由,超出了社会整体许可的范围,个人的行为不是受到道德的谴责,就是受到法律的制裁。”
整体性发展对要素性发展的制约,还表现在纵向的时间维度方面――具体说是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上,具体而言,是历史的整体性对现实的整体性的影响,现实的整体性对未来的整体性的影响,以及未来作为一种潜在的整体性存在对眼下或当下的整体性的影响。需要说明的是,历史对现实、现实对未来的影响总是以整体性的面貌出现的,即这种影响包括着正面的影响和负面的影响、物的方面的影响和精神文化方面的影响,等等。
相对于要素性发展,我们提出并实施整体性发展,将会促成社会发展的两种重大转向:其一,发展认识的转向。整体性发展范畴的提出,把我们以往对发展的观照基点由某一社会要素和某一发展阶段而转向了着重对要素和阶段间关系的认识上,即整体性发展的思想要求我们在发展的认识方面,必须从“要素论”、“眼前论”中走出来,转向于对发展的整体性的认识和观照。这样一种发展认识论方面的飞跃性变化,能使我们对发展存在的认识,由“要素发展论”升迁到“整体发展论”的更高境界。其二,发展实践的转向。认识的转向必然伴随着实践的转向,即现实的发展实践,将由过去只重视发展要素和发展当下的做法,而转向既重视要素和当下,更重视它们之间关系的做法,这应当是发展实践领域具有深远意义的进步。
这两种转向特别是其中的发展实践转向,无疑是人类发展特别是我国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向:其一,这种转向丰富和扩展了社会发展范式。以前是要素性发展,现在则是整体性发展,这是人类发展范式的重大拓展和进步。其二,深化和细化了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我国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具体途径。也就是说,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包括实现我国的科学发展,必须走整体性发展之路,否则,可持续发展包括科学发展将会流为空谈,难以取得实效。长期以来,无论是可持续发展还是科学发展,之所以在推进的过程中,困难重重、问题多多,效果不大,关键在于我们是在“要素性发展”的框架内看待和实施它们的。现在,整体性发展模式为我们高效推进可持续发展包括科学发展开辟了新的更为理想的途径。其三,提出整体性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世界普遍联系原理的现实运用,它从发展实践的角度再次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原理和观点的正确性,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社会发展理论。
当然,在整体发展观看来,要从长期盛行的要素性发展向整体性发展转变,必须坚持创新的理念和做法。在某种意义上说,整体性发展其实也是一种创新性发展,它和创新性发展具有同源、同质、同构、同向性的统一关系。一方面,实施整体性发展离不开创新,或者说,创新性发展支撑和推动着整体性发展,它为整体性发展注入了强大而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另一方面,整体性发展规定或规范着创新性发展,它使创新性发展有了一个着力点和落脚点,换言之,具有工具性、技术性功能的创新性发展要为整体性发展服务。总之,如同整体性发展与要素性发展之间具有对立统一关系一样,整体性发展和创新性发展之间也具有同样的辩证关系。由于创新及其创新性发展之于整体性发展的重要性,因而,在整体发展观的视阈中,我们就有必要阐述它们之间的这种矛盾关系特别是其中的统一关系。
中央党校一角
三、整体性发展应当成为中国发展的主导形态
整体性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属性,它几乎涵盖了事物发展的一切性能,在某种意义上说,整体性应当是发展的根本属性,也应当是中国发展的最高和最有价值的特性。整体性作为当今中国发展的本质属性,是现阶段我国发展与以往传统发展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是我们把握现阶段特别是未来中国发展走向的根本切入点。用整体发展观来考察当今中国的发展,可以获得如下两个方面的重要认识:第一,从本体论的视角看,整体性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本质属性或根本属性,因为中国发展所要追求的人本性、创新性、协调性、绿化或生态化趋势、开放性、共享性等都要从整体性中引伸、衍生、阐释。换言之,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社会的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等都是整体性发展的不同角度或方面的具体表现。整体性发展的先进性或多维表现,使其代表了人类社会包括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而只有这样的发展,才能在有效克服严重的发展问题的实践中,把世界和中国引向光明和安全的未来。第二,从方法论的视角看,整体性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的认识和实践方法,我们要从整体性视角来把握、分析、评价和解决发展问题。具体而言:我们审视发展现实、解决发展问题、重塑发展未来,都需要一种整体视野,从而整体性的观念和实践方法成为了我们从事发展实践的重要的方法论武器。
作为当今尤其是未来中国发展的主导形态,整体性发展为处于“风险社会”中的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着最为理想和必需的实践路径,它对当今中国发展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认识论的意义――如何认识和把握当今社会的发展,包括梳理发展问题及其原因,以及在应然的意义上推进中国社会的科学发展,一个根本的视角或原则就是整体性的视角,即要从整体性的角度来认识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发展。其二,实践论的意义。当今中国的科学发展,应当采取整体性的态势,而这种整体性发展的态势在当下中国正在逐步显现。
从发展模式的角度分析,当今中国几乎所有的发展问题,可以说都是要素性发展所造成的,即我们在实践中由于没有重视和实施整体性发展而导致了一系列发展问题的出现及其严重化。因而在某种意义上说,推进整体性发展就成了解决我国一切发展问题的关键或“总开关”。在世界范围内,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上所倡导并推行的可持续发展,其实就是一种纵向的整体性发展的做法。而在中国,进入新世纪以来,整体性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我们所提出的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包容性增长、生态文明建设、“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诉求以及“三位一体”、“五位一体”、“四个全面”等等的概念或战略主张,都是从不同侧面对整体性发展的追求或期盼;我们在实践中的一系列做法包括转方式、去产能、提效益、补短板、求全面、重公平、防风险等等,也都是属于整体性发展的具体要求或做法,是我们“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 的表现。这说明,当前,整体性发展的理念正在形成,整体性发展的态势正在显现。从实然特别是从应然的意义上讲,当前,中国整体性发展的基本图景主要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布局的整体性、发展战略布局的整体性、新发展理念的整体性等方面。
对当今的中国而言,已经不是要不要整体性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实现整体性发展的问题。要推进整体性发展,必须摒弃适应着要素性发展的形而上学的思维理念。因为这种思维理念,“它看到一个一个的事物,忘记它们互相间的联系;看到它们的存在,忘记它们的生成和消逝;看到它们的静止,忘记它们的运动;因为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可见,形而上学的思维理念其实就是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局部不见整体的线性思维理念。这种线性思维具有直线性和单向性,其在现实中的最大表现,就是“想当然”,即想当然地认为,只要把经济搞上去了,就会一好百好,整个国家或社会都会取得进步。于是,长期以来,我们在实践中大搞经济建设唯一论,把发展等同于增长,把增长又等同于GDP的提高。以为这样,就会天下太平,到处都会“莺歌燕舞”。
整体性发展要求确立确立整体性的思维理念。整体性的思维理念,表现为一种全局观或宏观思维,其核心内容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这表明,整体性的思维理念其实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具体运用,或者说,唯物辩证法成为了我们如何实现整体性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而以唯物辩证法为理论基础的整体性思维理念,在指导整体性发展的进程中,主要表现为顶层设计、统筹兼顾、协商民主等的原则和要求。
中央党校一角
1、整体性发展与顶层设计
实施整体性发展,必须根据整体性发展的特性即整体关联性包括跨时空性等进行合理的谋划设计,这种针对整体性发展的“设计”只能是一种“顶层设计”。“顶层设计”首先是一个工程学的概念,其本意是指在工程设计中,要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总体的角度,统筹考虑结构的合理、功能的协调、环节的衔接、资源的共享、构件的统一等的工程建造或维修问题,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由于顶层设计的自上而下和整体关联等特性,使得其很快被运用于政治、经济等领域。
从整体性发展的角度看,顶层设计的特性及其所蕴含的意义在于:其一,自上而下的特性。即顶层设计是一种总揽全局、高端谋划、宏观思考的做法,换言之,关于整体性发展的核心理念、预设目标、组织和发起的力量重心、制定规划和提出的要求等基本上都源自“顶层”。而这样一种自上而下的特性,既符合整体性发展的内在要求,也与我国由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高度吻合。其二,整体关联性。顶层设计的特性或意义不仅在于其所具有的顶层性或高端性,还在于其所具有的统筹考虑的整体关联性。有的发展即使如单一片面的发展也有顶层性或高端性,即是由政府强力发起和推动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包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基本上都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但即使这样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仍具有突出的单一性或片面性,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 。可见,对整体性发展而言,在强调其自上而下的特性的同时,还必须强调其整体关联性,否则依然会陷入要素性发展的窠臼。如果说过去的要素性发展更多带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性,那么,在今天的整体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要加强具有宏观性、高端性、长远性和整体关联性的顶层设计,要把“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有机统一起来,在推进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要考虑到不同领域、要素之间的协调和平衡,避免出现那种单兵突进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和做法。其三,顶层设计意味着要强化和维护中央政府的权威。“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我国多层级的发展主体中,政府主体特别是中央政府主体是最为关键的主体,它对整个中国的改革发展起着核心的领导作用。所谓顶层设计,主要由中央政府组织实施。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且存在着千差万别的国家,不同地区、群体、领域之间在发展中的张力始终存在并经常发挥着离散性作用,因而,必须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进行管控,否则,非但实现不了整体性发展,可能连正常的发展都很困难。中央政府必须为中国的整体性发展当好“舵手”,当好“总设计师”,即要定好位、定好标、定好则等。
2、整体性发展与统筹兼顾
如何推进整体性发展,做法可能很多,但主要的做法就是统筹兼顾。如果说,顶层设计主要具有谋划性、战略性的话,那么,统筹兼顾就主要具有实践性、操作性了。就其含义而言,“统筹”是指总揽全局,总体谋划,即要登高望远,从全局高度思考、研究、解决问题;“兼顾”就是要照顾各个方面、平衡各个环节、协调各种关系。统筹兼顾的这一方法论功能,恰恰是对事物的整体关联性的反映。换言之,整体性在方法论上必然表现为统筹兼顾的做法。
统筹兼顾是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创造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就体现着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的方法论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就以政策的系统性为例指出:“要弄清楚整体政策安排与某一具体政策的关系、系统政策链条与某一政策环节的关系、政策顶层设计与政策分层对接的关系、政策统一性与政策差异性的关系、季节性政策与阶段性政策的关系,既不能以局部代替整体,又不能以整体代替局部,既不能以灵活性损害原则性、又不能以原则性束缚灵活性。” 当然,统筹兼顾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辩证法的两点论,就是面对复杂的事物,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又要关注次要矛盾;在面对任何一种矛盾时,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关注矛盾的次要方面。如果只关注到一点而忽略了另一点,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一点论”。辩证法的“重点论”,就是在面对复杂事物时,要着重把握它的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在面对任何一种矛盾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方面。不去把握这个重点甚至否认这个重点,而是平衡用力,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均衡论”。推进整体性发展的统筹兼顾的方法,正是对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具体运用。
3、整体性发展与协商民主
为了更有效地推进和实施整体性发展,必须采取一种适合整体性发展的民主形式,这种形式主要就是协商民主。协商民主当然是一个政治术语,但完全可以引入发展哲学的领域。从整体发展观的角度看,所谓协商民主,是指广大发展主体通过自由平等的对话、讨论、审议等的做法或方式,参与发展决策和发展管理。具体而言,在中国发展的特定视阈下,协商民主的特点表现为要以强化和维护中央政府的领导为前提,以社会发展的公平正义为内在要求,以发展管理中的对话和协商为手段,以达成和谐与共识为核心原则,以追求整体利益为目标。
作为一种新型的民主形式,协商民主有着鲜明的促进整体性发展的效能,或者说,整体性发展与协商民主有着内在的关系。要实施整体性发展,就必然要求推行协商民主,因为整体性发展的核心要素或内在的统领性要素是整体利益,这种整体利益把不同的群体统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促进整体性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正是这种整体利益,才为协商民主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换言之,由于存在着根本的整体利益,因而大家才有必要心平气和、采取面对面的方式进行民主协商。如果说整体性发展是协商民主的实践载体,它对协商民主起着支配性作用的话,那么,协商民主也对整体性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反作用。在整体发展观看来,协商民主的效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协商民主是实现社会成员或发展主体广泛而有序参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形式。众所周知,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但这种发展主体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即表现为众多不同形式的发展主体,包括复杂多样的群体主体和个体主体等。如何广泛动员众多的发展主体积极投入到社会发展进程中以最大限度地体现社会发展的整体性,显然离不开有效的制度安排,而协商民主正是这一制度安排的理想形式。通过协商民主的做法,广大发展主体或社会成员可以通过对话、沟通、讨论、审议等的方式,就社会发展的决策表达意见和建议,行使发展参与的权利,正常合法地表达自己的发展利益和愿望,进而有效化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各种矛盾,维护社会发展的高效和有序。其二,协商民主是实现社会发展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对整体性发展而言,倡导协商民主就是要实现发展决策的民主化。在发展实践中,通过协商民主,中央政府可以广泛听取民意,集思广益,兼容吸收各方面有价值、可操作的合理意见和建议,平衡各方利益,制定出充分反映人民意志和各方合理要求的方针、政策,实现发展决策的科学性,从而使社会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体现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更加具有整体性。
在整体性发展的上述做法中,顶层设计是灵魂,统筹兼顾是具体做法,协商民主是制度保障,它们的协调统一,必将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的整体性发展。
中央党校一角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7.《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8.《列宁全集》第5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
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
10.吴元梁:《论社会整体性》,《哲学研究》1993年第3期。
11.[美]纳什:《大自然的权利》,杨通进译,青岛出版社,1999年。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
文章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
图文/ 思想先声编辑部